John Adams擁有卑詩大學的歷史學士學位以及多倫多大學的博物館研究碩士學位,在卑詩省的各個博物館和文化部門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從1974至2004年,他在本拿比鄉村博物館、卑詩省皇家博物館以及卑詩省文史遺產局等機構從事博物館與歷史遺蹟的策展及管理工作。他還曾在西門菲沙大學和維多利亞大學教授博物館研究。他目前在維多利亞經營與管理發現過去文史工作室,提供徒步觀光導覽、歷史研究以及進行關於維多利亞市的寫作。他共出版了六本書籍,其中包括2009年出版的《維多利亞的華人歷史》。他熱心進行社區參與,曾擔任卑詩博物館協會前主席(1978-79年),也曾在維多利亞歷史學會(1988-90年)以及歷史公墓協會(1990-1997年)服務。
身為人類學家的林慕珍博士根源於坎伯蘭郡和溫哥華唐人街的華裔社群,她的研究生涯長達二十多年,專長為加拿大華裔社群,特別是位於溫哥華島的華裔社群,曾與當地博物館多次合作貢獻研究成果。林博士是卑詩省加華歷史協會的創始成員,並曾與卑詩省文化遺產倡議詢委員會合作,進行關於歷史古蹟和文化遺產慶祝出版品等計劃。她共同策劃了《超過一百五十年的努力:在太平洋沿岸為正義而戰》展覽(2017年),並擔任溫哥華博物館《一席之地》展覽(2020年)的諮詢委員會成員,大力協助了展覽文字的構思與撰寫。2016年,她將自己所蒐集的華人餐廳菜單中的部分藏品出借至溫哥華博物館的《匯聚一堂》展覽,並參與了展覽的外展推廣計劃。在2021年,林博士榮獲卑詩省優秀省民獎章。在閒暇之餘,她喜歡閱讀、攝影、園藝與烘焙。
李國堂於1992年到溫哥華旅遊局任職,目前是該單位的首席財務長兼觀光發展總監。作為首席財務官,李國堂先生和首席執行長以及董事會密切合作,主導財政方面的業務。他另外還負責督導各種旅遊業發展計劃,其中包括遊客體驗管理、基礎建設與服務、觀光產品與產業發展、社區參與,以及環境永續管理。
李國堂先生是中山公園董事會的前任主席,並積極參與振興唐人街的各種項目,包括爭取溫哥華唐人街成為聯合國指定世界遺產、加拿大華裔博物館的籌辦等。他也曾參與例如福溪東北公園諮詢委員會等多個公民委員會。李先生從西門菲沙大學取得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並從加拿大皇家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馬清石先生長期以來一直在唐人街參與社區活動和義工服務。他不僅擔任華埠僑團傳統建築協會的主席,還服務於由溫哥華市議會任命的唐人街文化傳承督導組,與另一位成員共同領導其中的文化遺產委員會。他也參與了規劃福溪東北區域的唐人街工作小組。馬清石先生以往曾在眾多政府機構和社區組織中擔任主席、副主席和其他董事會職務,其中包括卑詩省省長賀謹的加拿大華裔社區諮詢委員會、菲沙河港口管理局、溫哥華市百年紀念委員會、卑詩省社會規劃與研究委員會、溫哥華國際龍舟節協會、卑詩省-廣東省商務委員會、溫哥華-廣州友誼協會,溫哥華振興華埠委員會、溫哥華唐人街國家遺產委員會、唐人街文化遺產規劃委員會、唐人街紀念廣場委員會、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溫哥華中華會館、加華歷史協會等。馬先生長期為唐人街社區所做的服務與貢獻,讓他於2013年榮獲了溫哥華公民獎。
退休前的馬先生是一名公務員,曾在多個聯邦部門工作,包括能源、礦產和資源部門,漁業和林業部,以及加拿大環境部。他也曾經營私人的環境顧問公司。在閒暇時間,他喜歡旅行、閱讀關於歷史與地理的書籍資料。
Brian McBay是位於溫哥華的非營利組織221A的執行董事,221A與藝術家、設計師合作研究及發展社會,文化和生態基礎建設。221A創立於2007-08年全球經融危機最嚴重的時期,Brian身為該組織的其中一位創始學生,可說是文化業界的新一代領袖之一,致力於扭轉加拿大日益加劇的不平等、排外心理和殖民主義。 Brian McBay是位於溫哥華的非營利組織221A的執行董事,221A與藝術家、設計師合作研究及發展社會,文化和生態基礎建設。221A創立於2007-08年全球經融危機最嚴重的時期,Brian身為該組織的其中一位創始學生,可說是文化業界的新一代領袖之一,致力於扭轉加拿大日益加劇的不平等、排外心理和殖民主義。他以自己作為工業設計師的訓練與技術應用於非營利地產設計、建造和監管而聞名。Brian在薩爾茨堡全球論壇被任命為2018年度院士,並多次應邀就藝術、政策和城市發展等議題發表演講,地點包括西線藝術中心、當代美術館、溫哥華美術館,西門菲沙大學對話中心、卑詩大學建築與景觀建築學院、艾蜜莉卡藝術與設計大學、加拿大創意城市網絡,基洛納市、卑詩省文化藝術聯盟以及維也納設計博覽會等。他曾為《C雜誌》和《加拿大藝術》等刊物撰稿,目前是太平洋藝術家自營中心協會主席,也是溫哥華市藝術文化顧問委員會的成員。
在到溫哥華市政府任職之前,Sandra Singh在大溫哥華地區的圖書館機構擔任過許多高階職位,其中包括在溫哥華市立公共圖書館當了七年的首席圖書館管理員。她在任期內推動了創新的圖書館服務,例如創意靈感實驗室、Sun Life金融集團樂器出借中心、創意靈感通行證及廣泛的線上館藏,並開設了溫哥華市內第一個由原住民語命名的圖書館設施,溫哥華圖書館nə́c̓aʔmatct 市達孔拿分館。在這之前,Sandra曾擔任卑詩大學Irving K. Barber學習中心主任,在她的帶領下,該中心擴展了在鄉村與偏遠社區參與的業務,並進一步將該中心發展為卑詩大學跨學科教育與學習的核心基地。
Sandra目前被任命為加拿大廣播電台董事會成員。近期內她還曾擔任加拿大藝術理事會的公眾借閱權委員會主席,加拿大國家圖書館及檔案館的國家遺產數位化策略指導委員會主席,以及加拿大圖書館協會主席。另外,她還主導了平等圖書資源中心的成立,是該機構的創始成員之一,該機構致力於確保有閱讀障礙的人士能享有平等的機會與權利去使用圖書出版內容。
黃星翹大法官是在溫哥華出生、成長的第三代加拿大華人,也是加拿大法律界的先驅。他的家族在溫哥華市及卑詩省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800年代後期,當時他的祖父受僱於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而外祖父母則在1880年搬遷至溫哥華定居。
黃星翹大法官擁有卑詩大學的商學學位(1965年)和法律學位(1966年)。他是首位擔任加拿大省級和聯邦政府檢察官的華裔加拿大人(1967年),並於1974年成為卑詩省法院的法官。他於1981年成為第一位由加拿大聯邦政府任命至卑詩省法院的華裔法官。1990年,他晉升至加拿大最高法院,直到2016年退休為止,他在卑詩省、育空、西北和努納武特地區等地的最高法院服務。黃大法官的服務年數長達四十二年,是卑詩省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法官。傑出貢獻包括擔任加拿大省級法院法官協會的理事會成員(1976-1981年)、擔任加拿大持續司法教育的主席,負責所有省級法官的專業培訓和課程,他也曾參與加拿大聯邦法官刑罰委員會的刑罰改革項目(1981-1984年),當時委員會提出的許多建議後來都被納入加拿大刑事法。黃大法官在他的法律生涯過程中也為許多律師的持續法律教育提供了引導與建議
在法律領域之外,黃大法官參與了加拿大華裔退伍軍人社群。他是唐人街陸海空退伍軍人第280分隊的名譽主席與成員,並且也是加拿大華裔軍事博物館的現任主席。他於1973年被任命為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的創始贊助人。
黃大法官與他的妻子育有兩個女兒、四個孫子。他在空餘時間會偕同妻子參加銀髮中心活動、旅行,並透過大學課程學習加拿大華人歷史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黃仕儒是屢獲殊榮的文化營銷公司Hamazaki Wong市場營銷集團的總裁兼創意總監,也是卑詩省影視行業獎勵項目雄獅獎的聯合創始人與製作人。作為一名營銷創業家,他曾主導多項計劃,範圍包括傳媒、現場活動與展覽、環境資源永續性、藝術和文化,以及社會正義等主題。 黃仕儒先生極具領導力,熱心致力於社區創建與經營。他擔任卡普蘭諾大學理事,並參與卑詩省電影藝術與科學基金會、Daryl Duke 基金會以及卑詩省娛樂名人堂,也是多元文化電視台太平洋區委員會和唐人街文化傳承督導組的成員。
在此之前,他曾擔任位於西雅圖的KCTS 9社區諮詢委員會的主席,也是加拿大國際龍舟節的創始成員,並為該計劃擔任了十年的總經理。 黃仕儒先生同時也是一位作家與思想領袖,曾為Adweek、Business in Vancouver、Huffington Post、 Strategy等刊物撰稿。他從卑詩大學獲取商業學士學位,曾名列Business in Vancouver四十位四十歲以下值得注意的企業家。在閒暇之餘,他熱衷於公路自行車,總是挑戰自己超越上一次的騎乘速度。
作為歷史學教授,余全毅博士透過與當地社群組織和公共機構(如博物館和各級政府)合作來進行研究與教學工作。余博士致力於幫助卑詩省民了解及反思殖民主義所產生的文化和歷史影響,熱衷於記錄與廣傳移民社群與種族主義抗爭的故事、以及移民的努力如何幫助加拿大社會變得更加包容與公正,並希望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能為社會大眾帶來啟發。從2009至2012年,余博士是溫哥華市政府為促進原住民族、都市內的原住民和移民社群之間交流計劃的聯合主席。2014年,因為卑詩省歷史上的排華歧視法規,卑詩省政府發表了正式的道歉聲明,隨後並成立了文化遺產傳承顧問委員會,余博士在2015年被任命為該委員會的聯合主席,負責規劃文化遺產保留與傳承事務。2016至2017年,他參與了溫哥華市政府為處理歷史性歧視華裔政策的顧問工作小組,督導道歉與補償措施的諮詢過程,這個工作小組的努力推動了溫哥華市政府在2018年所作的正式道歉,為市政府歷史上針對華裔居民的歧視措施致歉並做出補償。余博士擁有卑詩大學的歷史學榮譽學士學位,以及普林斯頓大學的歷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因為他傑出的研究成果和社群領導能力,他於2012年榮獲了伊莉莎白女王二世鑽禧紀念獎章,並於2015年獲頒卑詩省多元文化獎。